欢迎光临悉尼协议研究院网站!

咨询电话:16601035877 邮箱:wfqzmyq@126.com

教学改革

评量也是学习

发布:悉尼协议研究院  点击:

我们都知道,评量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学习上的回馈,但在提到学习回馈的方法时,一般教师想到的就是考试,用考试来测试学生在某个阶段学到多少老师教过的东西。然而,这样的评量真的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吗?过去在谈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题时,我们也曾提醒大学必须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调整,除了教师角色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同等重要的就是学生学习成效评量方式上的改变,也就是所谓「评量即学习」的作法。 

两种评量的设计

Grant Wiggins1998)曾提出两种不同的评量观念,一种是「审核性」的评量(auditive),一种是「教育性」(educative)的评量。如果教师给学生学习成效的回馈只包含两次期中考和一次期末考,这种类型的评量就是很典型的「审核性」评量。因为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审核学生的学习成绩,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给学生打一个等级交上去。这种评量的作法也是Fink2003)所称的「回视性」(backward looking)评量。因为这种评量是回头审视过去数周教师所教过的东西,而考试的目的就是看学生是否学到了。 

相对而言,「教育性」的评量则是「前瞻性」(forward looking)的评量。它透过多层的评量方式,提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回馈与再学习的机会,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知道如何学(learning how to learn)、如何可以学得更好,而且可以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只是我们的教育系统通常要求学校给学生一个成绩,而一般教师也多半不知道除了给学生打分数以外,还有甚么其他的回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得更好。以下即针对设计「教育性」评量的四个主要方向做重点介绍。 

设计教育性评量的四个要点 

●使用「前瞻性」的评量 

如何把一般审核式的评量改成前瞻性的评量?Wiggins建议教师在为学生出作业或考试题目时,尽可能地考虑以下几个方向:(1)作业或考试的题目能接近(模仿)实境生活的情况;(2)作业或考试的题目需要学生做判断或创新思考──学生需要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线索解决问题,但也不是仅套入公式即可得到解答;(3)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以解决更复杂或发掘新的问题;(4)作业或考试的题目必须让学生涉猎其他的学科(如历史、科学、地理、自然等),而不仅是综合整理本科所学过的知识再呈现而已。 

简而言之,「回视性」评量即是教师对学生说:「我已经教了ABC,你们学到了吗?」而「前瞻性」的评量,则是老师希望学生在学了ABC后,去发掘或解决一个未知的情况,或将来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对于考题或作业,教师可能就会这样问:「如果你现在要去创立一个网络中文教学平台(一个新情境),而我们教过了ABC,你会怎么运用你学过的ABC去达成这个目标?你会如何开始?还有甚么其他的信息是你需要知道、搜集并了解的吗?」 

●设定清楚的评量标准和评分准则

不论是「前瞻性」的评量或「回视性」的评量,教师都需要给学生一个清楚的评量标准和评分方法,也是Barbara Walvoord1998)所说的:「勾列出作业的主要特质(primary traits analysis)。」教师除了告诉学生这个作业拿了C以外,更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拿到的是C。例如:如果教师让学生做实验报告,教师就必须告诉学生一个优秀的报告包含哪些特质,而在每一项特质标准之下又包括了哪几种不同的表现等级(从二到五个不等),以及它们的评分点为何;教师也必须清楚告诉学生,这些表现等级之间的差异在哪里。这也就是设计「评估表格」的步骤与重点。若要让评量对学生学习的成效有所帮助,一定要很清楚地告诉学生评量的标准和评分准则,使他们有所依据,也藉此自我修正和加强,让他们从评量的过程中继续学习与精进。 

●帮助学生自我评量

设计「教育性」评量除了在作业和考试上做前瞻性的评量与厘清评量标准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有机会评量自己学习的成效。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我评量呢?学生刚开始也许没有足够的知识或相关背景,可以了解如何评量自己的作业。但教师可藉由全班一起讨论,脑力激荡出一组大家都同意的评量标准,然后让学生用这套标准来评量其他同学的作业,然后再拿来评量自己的功课。 

比方说,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其他同学报告的草稿,然后给同学回馈,这时学生就必须先知道甚么才算是好文章、好文章的特色在哪里、评量的标准在哪。如果透过全班一起讨论,列举出一组大家都同意的评量标准后,再拿这些标准评量阅读报告,则学生不但对作业本身的要求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对评量别人的文章也比较有方向,知道自己该如何着力、如何改善自己报告的写作。帮助学生做自我评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学生亲身参与厘定评量标准的过程之后,对于自己的表现将会更专注、更投入,对学习结果的好坏也较愿意负起责任。 

●评量中的实时回馈

回馈也是评量的一环。回馈的另一个功用在于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如果只有评量,那只是教师对学生表现结果的一个「审核性」的告知。评量应该是常态性的,是实时性的。例如,教师可以在任何一个课堂里,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1)在这堂课里你学到些甚么?请列举三项。(2)有哪一个我们讨论过的观点或课程内容,是你仍然不清楚的?(3)是否还有哪个部分是你希望可以再多花点时间来讨论的?这样的评量不但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况,同时也能给予学生机会反省自己学习的成效。这类的回馈除能让教师检视自己的教学成效,也可提醒学生随时注意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吸收程度,进一步自省从学习中得到哪些收获;例如:「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了甚么?甚么是我的瓶颈?有甚么地方我做的不错?还有哪些部分我可以做得更好?」。

评量是学习中的进行曲而不是学习乐章的终止 

评量是以帮助学生学习成长为出发点,而每一次的评量都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如果学生不断从评量中学习,继续加强他们的知识与学习能力(learning how to learn),则将来在别的课程或工作上,他们所学过的都是未来可以用得到的。就好比运动员总是不断修正自己的动作以求表现更好,他们的动力来自于获得更好的成绩与不断的掌声。学校里的学生也是一样,不论他们是在学习阐释一本小说、学着培养批判思考能力,或是去平衡一个季节性报表,都得有一个很清楚的学习目标,知道如何适时修正;这些就端赖不断地评量与回馈,以提供方向和修正的方法。这些回馈可以来自教师,可以来自同侪,也可以是自评而得。适时的评量提供他们足够的信息与动机去继续学习,继续改进。评量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环,是学习中的进行曲,而不是学习乐章的终止。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