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发布:悉尼协议研究院 点击:
一、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迎来新机遇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稳中求进、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需要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给高职院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需求。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人口红利,靠很多人干活,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已经到来,其特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沿海区域企业招工难表现特别明显。企业应对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其重要举措之一是主动与职业学校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升生产力,让一个人能干更多的事。举措之二是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例如以机换人,以及加强科技研发,尤其是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由于当今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现实,要求尽快把我国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即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开展技术创新,只有创新发展高职教育,才能顺利完成人才红利的时代要求。
2.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要求。
我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层面已经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其关键要素是技术技能人才和科技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包括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技师学院、培训机构等都在培养,但是目前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缺乏培养的教育机构,这些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升级发展,积极去承担这些培养任务。同时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产品开发、技术开发、项目策划等技术研发。高职院校只有主动承担这二项任务,自身的地位才能得到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才会扩大。国务院“决定”已经把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创新的历史重任交给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承接这一新任务。
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面临新挑战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个不匹配,即专业设置与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与创新驱动的要求不匹配。主要表现如下:
1.高职教育对需求导向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需求导向的认识误区之一是,只尊重教育规律,而忽视产业发展规律,并不重视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的关系。高职院校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跟风设置专业,其结果是高职院校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明显不足。例如不管是行业性的高职院校,还是区域性的高职院校,都热衷于办会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并且专业内涵相似。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以上这些专业,体现不出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不仅要做好服务区域产业的发展,还要逐步转向促进和引领同步。例如国家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机器人技术、3D打印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已经在企业广泛应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跟不上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专业建设不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误区之二是,高职院校只关注部分企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而忽视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一味迎合产业链低端岗位的市场需求,而忽视学生的根本利益。高职院校办学的一个很重要利益相关体就是学生,由于忽视了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做了很多的无用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训练学生不愿意就业岗位的简单技能。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高职院校半年的离职率均高于40%,2013年高达48%。学生不买账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没有根据学生的愿望确定专业定位,岗位定位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偏低,低端的岗位技能容易培养,但满足不了高职学生的需求,由于高职院校把学生作为一种物化的教育产品进行销售,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低端岗位就业能力与自身高就业愿望的矛盾加剧。例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花了大量时间去训练学生叠被子、端盘子等简单技能,事实上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简单技能的工作,而不是社会不需要一般服务员。这两个误区导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学生的愿望不匹配。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初衷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教育部高教司[2000]2号文件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2006年以后,教育部文件对高职教育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出多种说法,教育部高教司[2006]16号文件提出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教职成[2011]9号文件提出高职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高职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且这些文件上提出的几种技能型概念,没有一个定性的描述,让高职院校难以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当前全国各个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很混乱,一些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即一般操作工、服务员;一些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即基层的技术员、管理员;一些高职院校培养定位介于二者之间。从人才培养层次角度分析,人才培养质量差异很大,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与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是相似的,即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由于中职、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都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作为重点,导致中职、高职趋同发展,人才培养层次性不清晰,不利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3.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氛围不浓。
当前高职院校对产学研结合的“研”的内涵和本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研”的任务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高职院校的创新定位可以根据实际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问题与路径选择情况确定,但必须有创新。其次“研”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高职院校要创新,首先高职的教师要从事科学研究,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假如高职院校把这个“研”字拿掉,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就不一样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包含创新教育环节,培养的学生就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的运作程序也不一样,不需要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高职院校缺少“研”的功能,就缺乏高等性,不能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创新发展的氛围不浓,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具体体现在低质量就业上,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工资低、半年后的离职率高,“二低一高”的就业质量确实要引起高职院校的反思。
三、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应该面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本国办学实际,树立创新发展的思想,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技术研发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具体路径如下:
1.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准确人才定位、突出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推进能力为重的教学模式改革。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该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具体专业和生源实际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职院校要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逐步实现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同时重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根据技术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强技术知识的传授以及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技术员、工程师助理等岗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摆脱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普通高校的做法,也要改变以单纯技能为本位的质量观,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关系,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课程新体系。技术技能人才不光是一个“匠”,更需要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需要具有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来科学设计,按“岗位--能力--课程”的逻辑关系构架课程体系,力求将技术理论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包括行业入门导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行业入门导论课程要突出对学生行业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会”;专业核心课程是为学生核心工作岗位开设的,体现高职学生岗位的不可替代性,核心专业课程要求做“精”、做“强”,一般由4~6门课程组成;专业拓展课程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岗位打基础的,要求学生要“懂”,知方法、知怎么学即可。
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能力为重的理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都要安排一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该项目最好是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教学化改造而来,把该门专业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实施教学,学生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既巩固了技术知识和单一技能,又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还要求加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一般毕业设计时数不少于10周,课题要来自合作企业的真实研发项目,学生在指导教师的专业工作室或校企合作的研发平台参与应用研究工作,通过毕业设计应用课题的探中学,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新发展技术研发模式。
高职院校要推进创新发展,必须重视产学研结合,这里关键是对“研”的定位,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高职院校根据办学的目标定位,适合于开展“立地式”开发研究;“立地式”研发就是与企业合作,解决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问题。开展“立地式”开发研究并不容易,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一是以技术研发平台为依托,企业真实研发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使校企合作的技术研发平台成为“产、学、研”的结合体,即不仅为企业开发产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能上好技术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这样的“三能”教师队伍才能体现高职院校特色。高校要求教师有研究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据学校的定位,应该以应用研究为主。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于能争取技术研发项目并愿意做技术研发平台负责人的高级职称教师,学校要为他们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在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一定待遇,高职院校在职称晋升、项目申报、成果评奖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对教师每年科技服务到款额和带毕业设计有一定“量”的要求,只有待遇与责任明确了,教师自然有积极性从事应用性研究。
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省、市级研发平台,发挥平台资源优势,服务区域产业,融入企业。研发平台负责人和研发团队主动到企业、到车间、到生产一线去,主动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转型发展难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行业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攻关、技术转让与成果转化推广、信息与技术咨询、学术交流与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同时研发平台成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的粘合剂,让高职院校的教师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研发平台成为技术转化、新产品开发的孵化基地,成为反哺教学的创新教学基地。
3.创新发展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中,除了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服务功能外,还要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范围,让自身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一要积极主动地把职后培训与非学历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范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非学历的培训教育不再作为学历教育的辅助性教育,它将日益成为个人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一种需求。高职院校要努力成为上岗就业、在岗提升、转岗择业、自主创业的培训基地,实现培养、培训两条腿走路,形成职前与职后并重的办学模式,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二要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咨询服务的方式包括鼓励教师担任政府或企业部门顾问、为某个产品或企业的项目提供微观咨询等。咨询的内容包括政策、管理、策略和技术发展等,鼓励高职院校教师担任政府咨询委员、行业协会的重要职务,成为政府、行业领域的专家,参与制订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主持制订区域行业标准,等等,真正让高职院校的咨询服务在区域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在办学思想上,要把创新作为学校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才培养上,更加着重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科学研究上,更加突出创新平台创建和新团队建设,突出技术研发;在社会服务上,更多地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多层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高职院校只有努力推进创新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