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悉尼协议研究院网站!

咨询电话:16601035877 邮箱:wfqzmyq@126.com

OBE教育

Bloom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与定义

发布:悉尼协议研究院  点击:

布鲁姆(B. S. Bloom)等人于1956年提出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A taxonomy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s)以来,该分类系统一直广被国内外教育界所采用,检视国内外关于教育概论、教学原理、测验编制、各科教材教法(或教学法)等课程的教科书(黄光雄,1995),均有不少篇幅的介绍,也是每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必备知识之一,Airasian1994)亦指出该分类对于测验和评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显见其重要性和影响力。

然而,历经多年的使用,随着教育领域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累积(尤其是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对于1956年版所实行的分类系统(简称旧版),已有提出需要检讨的呼吁(Anderson & Sosniak, 1994),经过多年的讨论,终于在2001年出刊修订版(revised edition)(简称新版)(Anderson & Krathwohl, 2001),其异于先前的版本,有许多改变之处,如改变和调整分类的层次等。下表为Anderson & Krathwohl所提出新版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主类别/次类别

动词使用

定义/说明

记忆


指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

确认

确认(identifying)

确认长期记忆中和现有事实信息一致或近似的知识。

回忆

取回(retieving)

当提示(问题)出现,从长期记忆中取回相关知识。

理解


从教学讯息(在课堂中、在书本中或计算机屏幕上的口语、书面与 图形讯息)中建构意义(make sense);建立所学新知识与旧经验的链接。

诠释

厘清(clarifying)、释义(paraphrasing) 陈述(representing)

在不同知识表征间从事表征转换。如:从文字表征转换到另外其他的文字表征(可称为转述);从图画表征转换到文字表征(可称为读图的能力);从文字表征转换到图画表征;从数字表征转换到文字表征;从文字表征转换到数字表征;从音符表征转换到音调表征等。

举例

举例(illustrating)
举实例(instantiating)

对一般概念或原则知识,给一个特定的例子。

分类

分类(categorizing)
归类(subsuming)

指认出某物(特定的例子)隶属于某一特定类目(概念或原则)。分类涉及,侦测出相关特征或组型,使其匹配于示例与概念或原理之间。

摘要

摘要(abstracting)、建立通则(generalizing

将一般性主题或要点加以摘要,对所呈现的信息,提出单一陈述来表征,或提取出一个主题。摘要:建构一个信息的表征。

推论

推断(extrapolating)
插补(interpolating)、预测(predicting

根据现有信息,提出一个具逻辑性毒结论;推论的历程包含:比较示例,指认出组型规则,使用组型规则产出新符合组型规则的新示例。

比较

对照(contrasting)

模比(maping)

配对(matching)

指认两个或多个实体(对象、事件、想法、问题或情境)间的异同,乃致于能找出一个新学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常与推论与实行并用。

解释

建构(constucting)

建立模式(models)

建构及使用现象系统中因果模式。历程包括建构因果模式;使用模式来取决系统中某部分改变或一连串事件中某特定事件的改变是如何牵动其他部分或事件的改变。

应用


牵涉使用程序(步骤)来执行作业或解决问题。

与程序知识紧密链接。一项作业是指学生已经知道采用哪些程序的任务,所以是一种偏例行作业取向的任务。一项问题是事先不知道采用哪些程序的任务,所以是一种偏解决问题取向的任务。

执行

进行(carrying out)

当碰到一个熟悉的任务,学生例行执行一组程序。

实行

运用(using)

当碰到一个不熟悉的任务,学生需要了解问题,需要从所学过的程序中选择一组来直接采用或修改后采用,与了解、创造紧密联结。

分析


牵涉分解材料成局部,指出局部之间与对整体结构的关联。与评鉴、创造紧密连结。

辨别

区别(discriminating)、分别(distinguishing)、聚焦(focusing)、挑选(selecting)

牵涉从一个完整结构中,根据关联性与重要性,区辨出局部或部分来。能区辨出有关的与无关的或是重要的与不重要的部分;能注意有关的或是重要的信息。写出或指出在所提供材料中最重要或最有关联的部分。

组织

寻找(finding)

连结(coherence)

概述(outlining)

剖析(parsing)

结构化(structuring)

指认出沟通情境中的各元素,能认出这些元素是如何统整在一起。能对所呈现的信息片段,建立系统与和谐的关联。

归因

解构(deconstructing)

指明确指出沟通情境中的观点、偏见、价值、意图。归因涉及解构过程-能指出所呈现信息的意图。诠释强调对事物的了解,归因超越基本了解,去推论在事物背后的意图与观点。

评鉴


根据规准(criteria)与标准(standards)作判断。涉及将各个元素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且具功能的整体。创作的目标是要学生能透过在心智上重组元素或重组局部,使成一个过去鲜少出现的组型或结构。

检查

协调(coordinating)、检视(detecting)、监视(monitoring)、施测(testing)

检视某程序或产品中的不一致性或是产品的内部矛盾与逻辑谬误,确定某程序或产品的内部一致性,察觉正实行程序的效能。

评论


检视产品和外部规准的不一致性,确定产品是否有外部一致性,察觉解决问题的方式适切性。

创造


涉及将各个元素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且具功能的整体。创作的目标是要学生能透过在心智上重组元素或重组局部,使成一个过去鲜少出现的组型或结构。

产生

提出假设(hypothesizing)

涉及表征问题,形成满足特定规准的多种可能性或假设。

计划

设计(designing)

涉及规划能满足问题规准的解决方法,也就是发展解决问题的计划。

制作

建立(construcing)

涉及执行明确的解决问题规划方案。

Simpson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与定义

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使用、发展和调适,主要通过职业培训、实验课、体育课等科目进行学习与掌握。这里介绍辛普森(Simpson E H)1972年的分类,该分类将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成七级:

主类别/次类别

相关词

定义/说明

知觉

感觉刺激、线索的选择和转化

指通过感觉器官觉察客体或关系的过程,借此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它是动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是导致动作的情景-解释-动作连锁中基本的一环,具体包括感觉刺激、线索的选择和转化三个方面。


感觉刺激

即刺激涉及一个或几个感觉器官,比如觉察到各种不同织物的手感差别和颜色差别


线索的选择

即决定哪些线索是人们为了满足任务操作的特点要求而必须作出的反应,比如通过机器运转的声音识别其内部的问题


转化

即在作动作时把知觉和行动联系起来,比如使音乐与舞蹈形式相匹配

准备状态


指为某种稳定的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定向三个方面


心理定向

心理上操作某种动作的准备状态,比如知道英文打字的具体步骤


生理定向

为了做出动作,从解剖学意义上形成的准备状态,比如身体做好准备打字的姿势;


情绪定向

即根据有利于做出动作的态度来确定的准备状态,比如渴望熟练地操作打字机。

引导反应


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通过教师或一套适当的标准可判断其操作的适当性。它包括模仿和试误两个方面。


模仿

即作为知觉他人从事某种行动的直接反应而做出的动作,比如根据教练示范进行投篮;


试误

即尝试各种各样的反应,通常要对每次反应有某种理由,直至做出适当的动作,比如通过各种形式的尝试以确定最佳的投篮动作。

机械动作


指学生的反应已成为习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涉及各种形式的操作技能,但动作并不复杂,比如能够给小提琴装上琴弦。

复杂反应
(复杂的外显行为)


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操作的熟练性是以迅速、连贯、精确和轻松为指标,包括消除不确定性和自动化的操作


消除不确定性

即在从事工作时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就有了工作序列的心理图像,比如熟练调整小提琴琴弦的技能;


自动化的操作

即能够很轻松地、肌肉有控制地表现出协调精细的动作技能,比如熟练演奏小提琴的技能。

创造


指根据在动作技能领域中形成的理解力、能力和技能,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体情境,比如创造一种现代舞蹈。

Krathwohl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与定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如喜欢、厌恶等。情感学习既与形成或改变态度、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关,也影响认知的发展和动作技能的形成,所以它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这里介绍克拉斯伍(Krathwohl D R)等人1964年的分类,该分类依照价值内化程度,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划分成五级

主类别/次类别

相关词

定义/说明

接受

 


指学生感受到某些现象和刺激的存在,愿意接受或注意这些现象和刺激。由于以往的经验,学生对每一种情境都会产生某种观点和心向,这种心向促使或阻碍他再认那些现象。接受或注意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包括觉察、愿意接受和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觉察

即注意到某种情境、现象、客体或事态,比如形成对建筑物、艺术品等事物中的美感因素的意识;


愿意接受

即对刺激的一种中立态度或保留批判,比如上课时静听老师的讲解;


选择的注意

即对被看作从毗连的印象中清晰地划分开来的刺激的各个方面作出区分,比如在聆听音乐时辨别其格调和意义,并识别各种音素和乐器对整个效果的作用。

反应

 


指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反应,可分为默认的反应、愿意的反应和满意的反应三种。


默认的反应

被动的顺从行为,比如遵守游戏规则;


愿意的反应

主动的自愿行为,比如自愿读规定范围外的材料;


满意的反应

即伴随着愉悦和兴奋的冲动行为,比如在技艺方面的自我表现中获得享受,并以此作为个人充实的一种手段。

价值判断


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包括价值的接受、对某一价值的偏好、信奉三个方面的内容


价值的接受

即把价值归于某种现象、行为、客体等,比如愿意改进与班级同学交往的技能;


对某一价值的偏好

即对某种价值的信奉已达到追求、寻找、要求得到它的地步,比如为发挥集体的有效作用而承担义务;


信奉

即对信念具有高度的确定性,用某种方式促进有价值的事情,比如为某种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价值组织

 


指学生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包括价值的概念化和价值体系的组织两个方面。


价值的概念化

注意到特定价值是怎样与自己已有的价值或特有的价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对社会保护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责任作出判断;


价值体系的组织

 

即把各种价值组织成一个价值复合体,并使这些价值形成有序的关系,比如根据绝大多数人对长远利益而非小团体的当前利益来权衡可供选择的方针政策。

价值体系性格化


指学生具有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发展了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包括泛化心向和性格化


泛化心向

任何特定的时候都对态度和价值体现有一种内在一致性的倾向,比如随时准备根据事实来修正判断和改变行为;


性格化

即对隐蔽的现象以及它们所构成的行为范围最具概括性的一致性倾向,比如形成一套受一定人生哲学支配的个人生活行为规范。

教育目标--内容分析编码

认知分类

编码

技能分类

编码

情意分类

编码

记忆

1

知觉

1

接受

1

了解

2

准备状态

2

反应

2

应用

3

有指导的反应

3

价值判断

3

分析

4

机械动作

4

价值组织

4

评鉴

5

复杂反应

5

价值体系性格化

5

创造

6

创新

6



 

各教育目标权重

    权重为各级分类,其习得知能的内容在各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的比重程度。例如在「记忆」分类中,其习得知能的内容在各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的比重程度。

    权重分为6级,兹述如下:

l   0:表示符合习得知能的内容在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程度为0%。

l   1:表示符合习得知能的内容在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程度为1~20%。

l   2:表示符合习得知能的内容在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程度为21~40%。

l   3:表示符合习得知能的内容在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程度为41~60%。

l   4:表示符合习得知能的内容在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程度为61~80%。

l   5:表示符合习得知能的内容在知识单、教学活动单与作业单出现程度为81~100%。

 

困难度           

困难度主要是融入的新兴课程的习得知能,是否符合现在年级的学习学习。困难度分低、中与高三级。困难度低指融入课程适合一年级;困难度中指融入课程适合二年级;困难度高指适合三年级。

      

适合度

适合度是针对新兴科技习得知能是否在现有课程融入的适合度。此构面分为三个量尺,分别为「符合」、「修正后符合」与「不符合」三类。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