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班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发布:悉尼协议研究院 点击:
近代许多研究发现,学习后如果有机会讨论课程的内容,学习会更有效率,因此许多课程大班教学后,多会辅以一至两个小时的小组讨论。然而多数学校在人力、空间、经费等诸多限制下,还是必须采用大班教学,因此本文重点旨在说明大班教学时可以采用哪些技巧与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并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促进主动学习
传统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教师问问题与鼓励学生问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也适用在大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显示,学生在自己主导的讨论或是学习小组,学到的比传统的课堂上更多。因此大班教学时,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是课外安排讨论时间,或安排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是利用 e-mail 的方式进行讨论,都能达到学生主动学习讨论的效果。其次,一些科技产品的使用也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例如最近在国外大学颇为风行的「教学实时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IRS)」遥控器(clicker),改变了传统单向授课形式。台下学生每人有个摇控器选择钮,教师在课堂上问问题,学生可使用手上的遥控钮,选择他们认为对的答案。而教师的计算机可以马上统计出所有选项的次数与比例,并将结果完整又一目了然地投影在大屏幕,这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参与感,教师也能马上知道学生了解课程的状况。
一分钟报告(one minute paper)
教师常因精力与时间的限制,在大班教学时比较少出作业给学生作,这是大班教学的缺点之一;「一分钟报告」(one minute paper)则能够改善这样的状况。所谓「一分钟报告」系指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简单地写下学习重点、讨论的问题等;教师可以收回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形,也可以交由学生小组讨论答案。如果教师行有余力,可以像批改其他的学生报告一样,对每份「一分钟报告」打分数并给予回馈。如果班级人数实在太多,教师可以事先宣布只阅读并还回其中一部分的报告。在不需要担心分数的情况下,这种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给予回馈的方法上,教师可以善加利用课程网页,将评语放在网页上,或是让学生们在网页上互相观看其他学生的想法与答案。
其他能让学生投入课程的方式
大班上课除了传统的讲述方式外,偶尔安排不同的教学法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例如:举办辩论、讨论圈(fishbowl)、学生上台报告等。在辩论的安排上,教师需要留意议题、辩论的时间,以及辩论与学习目标的关联性。除了正、反辩论的两方小组外,教师也可另安排其他小组负责观察,并为两方找寻其他的论点或解决方式,甚至是评估两方表现。
另外一种方式是讨论圈(fishbowl),讨论圈可以同时用在小班及大班教学。进行的方式是请所有同学准备下堂课所要讨论的内容,下一次上课时,由教师随机挑出若干位同学进入讨论圈进行讨论。其他同学则在旁观察、纪录过程,并在讨论结束后写下重点、提出问题,或回答未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上台做专题报告也是增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好的专题报告不仅让学生能在自己有兴趣或是擅长的地方发挥,同时也能促进同侪间互相学习与分享。学生做报告,教师的工作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假如上台报告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念出所查资料,台下的听众会觉得很无趣,因此教师应该引导报告的学生,如何引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吸引其注意力。
大班的匿名特性
大班授课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通常会觉得自己是无名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当人们有无名氏的匿名感时,以为可以混水摸鱼,自然就少了责任感。因此在大班教学时,学生会比较不遵守课堂上的规范,也比较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在群体里,学生也比较不爱发言或提问。除此之外,同学与教师以及班上同学也比较会产生距离感,这些都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下有些小诀窍可以减少学生们无名氏的匿名感:(一) 安排学生组成读书小组,让成员彼此互相认识,使学生有归属感;(二) 教师可在课后邀请学生小聚餐或喝咖啡,藉此认识学生;(三) 在课堂开始前和比较早到的学生聊天;(四) 可以将学生的照片与姓名做成卡片,藉此记住学生的姓名。
善用教学助理
在大班教学的课堂里,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扮演着辅助教师的重要角色,因此在课程开始前,授课教师就应与教学助理针对课程目标、内容、方向、评分以及其职责等面向沟通。更重要的是,教学助理应该具备带领讨论的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教学技巧,并能够和学生有良好的互动。教师也必须负起训练与监督的责任,例如每个礼拜定期开会,讨论教学问题与计划;尽早请学生提供对于教学助理的回馈意见,作为改进的参考。如果可能,教师可以到班上观察教学助理的上课状况,并与其讨论如何改善。
结论
班级大小是影响教学成效很重要的因素。虽然大班教学较难达成小班教学的成效,但是如果有好的教学